本次推荐的书应该比较小众(指看过的人不多),是由知乎出品的一本心理学范围的书,各大平台均可购买。书名叫做《不要挑战人性》,作者是潘楷文老师。书的副标题是 “史上 20 个经典的人性实验”,也正是这本书的内容。
本书从二十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入手,涵盖了亲情、友情、爱情、学习、成长、认知、恐惧、善良等等很多场景,用实验的角度出发走入实际的问题。看完之后感受良多,于是推荐一下。
哈洛恒河猴实验:遭人诟病的实验,很残忍,就算在那个年代都被动物保护主义者们诟病。但是这个实验的影响很大。但是这个实验也验证了对于灵长类动物,与母亲的亲密关系,是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。
陌生人情景实验:每个人长大后感受世界的能力,从婴儿起就开始被父母所影响,不同类型的父母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同,对此,书中讲到 “父母当年在孩子心里种下什么样的种子,孩子长大后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。如果父母种下爱的种子,孩子心中长大后会长处安全与信任;如果种下恨的种子,则将收货恐惧与不安”。
双生子爬梯实验:幼儿的成长需要成熟的时机,换句话说,每个人的成长会遵循其自身的规律,生理结构成熟到什么程度,才会发展出什么样的能力。书中特别说明 “超前补课” 什么的是没用的。并且,孩子的发展除了与成长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之外,还受到基因的很大影响。
波波玩偶实验:“身教” 比 “言传” 更管用,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父母自己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,想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品质,父母自己就要先拥有什么样的品质。
(到此为止,前面四个章节,说实话,比较适合有小孩的父母看)
车祸目击者实验:最喜欢的几个章节之一(因为我个人很喜欢这类的内容)。这个实验室主要用来证明人的记忆是不靠谱的,是的,你没有听错,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是如此。人的记忆可以通过各种明示或者暗示之类的手段篡改。虚假记忆的最大源头就是互联网,信息爆炸时代太容易被带节奏了,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(深度觉知情绪),不要脑袋被情绪带着走。
电击实验:有点反人类,引导出人性中的负面情绪,刻意引导人服从权威。(虽说如此,但是人无完人,书中也说到 “人性是丰富多彩的,光明与黑暗并存”,坦然接受自己,才能无所畏惧。)
霍桑实验:终于到了有趣的职场实验了。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问题,效率来自尊重和认可,书中说到 “人不应该只是机器的延伸,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被看见,被尊重”。
我们的互联网大厂,前有 “战狼文化”、“996 是福报”,后有 “不能奋斗的,不是兄弟” 等等离谱言论。
而果歪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认识到了 “尊重” 与 “认可” 等等,工作环境对员工的重要性。但是神奇的是各位歪果企业的管理者似乎就没有这种认识,优秀如谷歌,也在发展初期发明了 “OKR” 之类的东西。
阅读这个实验章节,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,他工作的公司是,互联网电商龙头企业之一(就是那个全是兄弟的),他说他的工作,每天都排的满满的,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,只有上厕所的时候才能看看手机休息一下,真的非常感慨。我认识的很多人,都有这样一个想法:“只要钱给的够多,工作多久都是无所谓的”。其实这种想法是忽略了人的价值,是典型的釜底抽薪、拔苗助长,过渡消耗的不仅仅是当下,还有未来,不仅仅是身体,还有精神,最后只能走到职业枯竭的窘境,觉得工作索然无味,毫无意义;觉得筋疲力尽,厌倦上班,缺乏工作动力。(不知道这个朋友能不能看到这篇文章,看看这本书。)
认知失调实验:细思极恐的实验,我们真的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吗?这个实验告诉你,不是的,你的命运是由信念系统决定的,而信念系统,则受到认知的掌控。所以,对于自己下意识做的决定,必须要有深度的自我分析和细致的觉知,尽可能的排除信念系统对我们造成的影响,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!
罗森塔尔实验:“标签” 会影响命运的走向,“标签” 的含义是权威所给予的心里暗示,这会给当事人造成影响,引导当事人的行为表现,从而逐渐的改变当事人的人生走向。这是 “罗森塔尔实验” 本身的含义,而在本节中,主要讲的其实是打破 “标签” 的影响,重新掌控自我。
斯坦福监狱实验:感觉和电击实验有些许的类似,还是那句话,每个人心中都有 “恶” 的一面存在,这个是不可避免的,在特定环境下,就会被引导出来,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 “诱导”,也就是说,只要意志坚定,自我觉知超越环境影响就不会被诱导,正如书中所说 “对自身的思考与反省,可以对抗愚昧与无知!”
习得性无助实验:“习得性无助”,悲观情绪的来源。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模式:“成长型思维” 和 “固定型思维”。改变原有的固定型思维,就可以对抗习得性无助,从最小的成功开始,慢慢转变成 “成长性思维”。
小艾伯特实验:大脑中的 “杏仁核” 部位会影响恐惧。在原始社会,滋生恐惧可以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,恐惧的时候,可以根据身体本能来躲避危险,而不必进行思考。但是在现代社会,这一套显然有些过时,没有那么多的危险需要靠恐惧带来的本能反应来避免,而恐惧带来的副作用,却会实实在在的影响到我们的心智,影响到语言表达系统。去除恐惧的方式就是表达出来,用语言系统打破恐惧。
棉花糖实验:延时满足是个谬论。家庭系统中的情感联结才是积极、健康成长的关键。
旁观者效应实验:善良行为背后的心里秘密,简单来说,如果只有一个人看到你处于危险中,他极大可能救你(条件允许情况下),但是如果超过四个人看到你处于危险,可能反而无人救你。所以处于危险中时,需要大喊来聚集人群,并且直接向人群中的某一个人求救。
吊桥实验:爱情与婚姻相关的实验,双方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联结才能走的更远。
感觉剥夺实验:很有趣的一个实验,可能比较反思维。一般人的常规思想下,身体和心理是两部分。但是这个实验说明了并不是的,身体和心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,他们会相互影响,心理的疾病如果无法表达会转移到身体,身体的动作也会影响到大脑,书中的一个例子是 “《神奇女侠》这部电影里的一个招牌姿势,双腿分开站在地上,两只手叉腰,两个胳膊向外拐,这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姿势,神奇的是你如果保持这个姿势两分钟,睾酮水平会提高百分之 20,压力激素的水平会下降,也就是说保持自信的姿势真的使你变得更自信了”。
拖延实验:“拖延” 竟然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。拖延是理性与情感的较量,拖延是有着非常深层次的原因的,它就像一个 “大象”,而理性是 “骑象人”,而 “骑象人” 是很难拗的过 “大象” 的。拖延是内心负面情绪的表达,也是性格的组成部分。想要改变的话,必须先与 “拖延” 共存,通过提高觉知能力来进行改变。
罗森汉实验:正常人假装精神病,而精神病院竟然没有人能发现,一方面是实验的时期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,另一方面是人文关怀差的太多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动,不仅需要通过眼睛去看,还要用心体会。
电车难题实验:这个就非常出名了,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,但是有的人天生没有,我们称为反社会人格,还有的因为后天成长环境的原因彻底泯灭了良知,本章教了一下怎么分辨这种没有良知的真正恶人。
注意力瞬断实验:玄而又玄的 “正念”,书中大量的提到了 “自我觉知” 这个词,而正念就是提升自我觉知的方式,有点像 “冥想”?
不知不觉居然写了这么多,可见看完之后感慨良多,这本书真的蛮精彩的,并且并不是厚,我在国庆回老家的高铁上,和从老家回来的高铁上,大概 10 个小时左右就完全看完了,内容不多,但是很有趣,并且还是有些实用性在的。